枣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枣庄银行(全称“枣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”)
一、基本信息
全称:枣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Zaozhuang Bank)
成立时间:
前身为枣庄市城市信用社(2001年成立)→ 2007年改制为枣庄市商业银行 → 2012年6月更名为枣庄银行。
总部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。
法定代表人:仪欣(2024年11月由行长升任董事长)。
注册资本:37.26亿元(实缴资本37.26亿元)。
企业性质:国有控股地方性商业银行(山东能源集团旗下企业)。
市场定位:服务地方经济、服务中小企业、服务城乡居民。
企业文化:党建领行、科技兴行、依法治行、人才强行。
二、历史沿革与发展规模
1,发展历程:
2001年成立初期为城市信用社,2007年完成商业化改制,2012年升级为枣庄银行,成为山东省最晚成立的城商行。
2024年总资产首次突破500亿元,达529.53亿元(较2022年增长37.4%)。
2,组织架构:
分支机构:34家网点(含济宁、菏泽2家异地分行)。
人员规模:员工926人(2025年)。
3,股权结构:
第一大股东:枣庄矿业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(持股55%)。
其他股东:山东腾建投资集团(9.9%)、枣庄市财政局(9.7%)。
三、业务特色与创新实践
1. 聚焦“五篇大文章”战略
- 绿色金融:
绿色信贷余额25.72亿元(2024年6月),全市地方法人银行排名第1,年增幅39.11%。
创新产品:支持碳减排再贷款2.76亿元,获省级财政贴息。
- 普惠金融:
开发“大棚按揭贷”“大蒜贷”等乡村振兴产品,2024年普惠贷款新增9.49亿元(同比增34.84%)。
线上平台“枣易快贷”实现小微贷款快速审批。
- 养老金融:
推出“榴花敬老联名借记卡”(免费公交+专属服务),发卡超3000张;上线适老化手机银行。
- 科技金融:
服务科技企业146家,贷款余额27.06亿元(2024年6月)。
2. 数字化转型
上线智慧APP 6.0,支持“千人千面”个性化服务。
应用区块链技术优化供应链金融(如“黄河E链”平台)。
四、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
1,治理结构:
党委会与“三会一层”协同运作,强化党建引领(“石榴红”党建品牌)。
2,社会责任:
乡村振兴:选派驻村第一书记,发放“村级产业贷”助农增收(如姜庄村年增集体收入20万元)。
公益行动:建设10家“百姓驿站”服务户外劳动者,开展反诈宣传。
3,荣誉奖项:
山东省绿色金融“A类单位”、枣庄发展突出贡献奖;
适老化服务标杆(市中支行获评“适老特色示范网点”)。
五、经营挑战与未来展望
1,当前挑战:
- 盈利规模较小:2024年营收9.98亿元、净利润1.28亿元,为山东14家城商行中唯一营收未破10亿的银行。
- 资产质量承压:不良贷款率1.97%(2024年),高于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(1.56%)。
- 负债依赖度高: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0.25%(2024年),扩张主要依赖存款增长。
2,战略方向:
- 区域深耕:聚焦枣庄“63”现代产业体系(新材料、高端制造等)。
- 科技赋能:强化数字化风控,优化线上渠道体验。
- 绿色转型:持续扩大绿色信贷占比,支持地方低碳产业。
六、总结
枣庄银行以 “扎根地方、服务实体” 为根基,通过 绿色金融创新、普惠产品下沉、党建业务融合,逐步成长为鲁南地区重要的金融力量。尽管面临盈利规模偏小、资产质量承压等挑战,其近三年净利润增长245%、绿色信贷领跑全市的实践,彰显了区域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潜力。未来需在 风险精细化管控、科技赋能增效 上持续发力,方能实现从“规模突破”到“质量跃升”的跨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