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贷款交流 普通人申请贷款时,如何避免陷入不良贷款中介的套路?
普通人申请贷款时,如何避免陷入不良贷款中介的套路?
2025-08-24 10:51:59 14

贷款中介,常见的套路有哪些?

小编从事贷款工作,已经有八九年的时间了,不管是信贷业务,还是抵押业务,我设计方案的出发点就是:

站在客户的角度,从众多的方案中,挑选出最合适的两三个方案,供客户挑选;不管是大单子,还是小单子,都真诚对待,奔着长期去,不做一锤子买卖。

写这篇回答的出发点,是想通过自身经验,分享出贷款中介的常见套路,为更多有资金需求的,有缘看到这个回答的借款人,及时规避掉一些不必要的坑。


一、办理贷款前的套路

1.电销邀约

常见的,有效的,大批量的获客方式,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电话销售。

屏幕前的你,可能时不时会接到骚扰电话,房产中介打来的,培训学校打来的,装饰公司打来的,信用卡分期打来的,贷款中介打来的... ...

烦不胜烦,陌生电话,你也不能不接。

常见的开场白如下:

您好,我是XX银行的,现在我行针对优质上班族推出一款月息2厘多、先息后本,随借随还,最多能贷50万的信贷产品,您有资金需要吗?

您好,我是XX银行的,现在我行针对做生意的群体推出一款月息2厘多、先息后本,随借随还,最多能贷500万的商户贷,您有资金需要吗?

您好,我是XX银行的客户经理,工号352967,在我们后台看到你的贷款申请,现在和您核实下个人信息;你的社保公积金,打卡工资 、学历、资产、负债等,那您稍等,我们这边额度审批下来后,再联系您...

不管你的资质是怎样的,他们的话术里都是类似的,所说的贷款,无论是利息,额度,还是还款方式都极具诱惑性。

此时,你只要在电话中表现出哪怕一点兴趣,电销人员就会通过延长通话时长、添加微信、做好意向登记等方式,不断的来跟进。

电销公司对业务员往往有通话量,通话时长、添加微信、邀约上门等考核项,当天完成就可以早下班,完不成任务,就要加班接着打电话。

你也许会有疑问,我的信息,他们是怎么得到的?

那方法多了,你买房登记过信息吧,办理信用卡填过信息吧,注册APP账号填过信息吧,给孩子报名填过家庭信息吧,办理营业执照填过信息吧,刷短视频点过相关链接吧 ... ...

在你眼里这些都是个人信息,但在某些人眼里,你的这些信息就是数字资源,是资源就能买卖,就能换钱。


为什么电话里说的这么有诱惑性?

不说这么好,你怎么会上当,怎么会上门,怎么会信他们;也许你不怎么信,但有人会信,哪怕5%的人会信,他们的模式就是成功的。

尤其有些人的资质不太好,在其他地方申请不顺利的,正苦恼呢,这时推销电话打过来了,说的这么诱人,大多数人都会有侥幸心理,也许,说不定,他这真能办下来呢。

很多时候,上当受骗,都是从侥幸开始的。


2.群发短信

很多时候,你会收到:

“你好,我行授予您358000元的备用金,有效期至4月30号,回1查利率,回2确认金额,回T退订”

“你好,你可我行申请480000元的储备金,授信3年随借随还,回1查利率,回2申请办理,退订回T”

等等,类似,看着可诱人的贷款短信。

对的,类似这样的,都是贷款中介的营销短信,群发的内容可以随意编写,写30万,50万,200万,都是可以的。

发一条的成本大概在5分钱左右,一天可以发上万条,只在舍得花钱,多少条都能发。

对待这样的短信,不管不问不相信不回复,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,不管你回复什么内容,“恭喜”你被筛选出来了。

接下来,会被打电话,会被营销,会被加微信,会被多次的骚扰。

与短信群发类似的,还有网络广告推流(网销),当你刷视频时,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点开贷款广告时,你也被筛选出来了,很快就会有人给你打电话推销相应的产品。


3.P图骗人

有些人对于电话里说的,还是不大相信的,不愿意上门面谈。

怎么办?

电销人员的应对策略有很多,基中一个,效果也是比较好的,就是P图,P个审批通过的截图,额度,期限,还款方式等都有。

有些中介很过分,前期不分三七二十一,就给客户说,能办理,我们查过银行后台系统了,能办至少100万,利息还很低。这些张口就能来,反正没啥成本。

你看审批通过的截图都有,其实那张批款图,是他们自己生成的,上面的金额等信息,都是可以随意更改的。

有些客户稀里糊涂就相信了,带着资料稀里糊涂就来了。

很多人就是这么被坑的。


4.转让贷款额度

有些中介会群发信息,也会发朋友圈,转让贷款额度,转让贷款资质。

文案大概是,有个客户已经审批通过100万,但因为近期突然回来一笔钱,暂时不需要了,这个100万名额可以转让,看是否需要,有需要了联系。

就这么简单的套路,一下子就能看出不太可能的东西,竟然还是有人相信,还带着资料,来“签约中心”碰运气。

万一可以呢,万一真能转让呢,还是侥幸心理在作怪。

不是行骗手段多高级,而是通过这么弱智的手段,筛选出合适的对象,这些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群体。


5.高大上的签约中心

电销公司,甚至很多传统的贷款中介,都会把公司装修的可高大上,一进公司第一眼会看到非常漂亮的前台,前台后的形象墙上,会大大写着“**行签约中心”。

这样的签约中心,不是银行的签约部门,而是贷款中介冒充的,是故意这样装修的。

贷款中介为什么热衷于邀约客户上门办理呢?

用我们的行话讲,客户上门就等于成功了一半,只要上门,一套流程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(可参考第二部分)。

往里走,有的公司会有很多玻璃隔开的恰谈室,用来面见客户;有的公司会设置成恰谈区,有一个个恰谈桌;老李还见过更牛的,给银行大厅似的,进来先取号,取号后坐沙发上等着,叫号后来柜面恰谈。

再往里走,则是业务区,一排排工位,这些就是给目标客户打电话的业务员;他们一会是农行的客户经理,一会又是中行的客户经理,而且开场白会不断根据客户的情况变化而变化。

见面后,接待人员会带着客户,去附近的银行网点打印征信;结合打印的征信,以及客户的真实情况,来匹配可能的贷款方案。

有经验的业务员,会自己匹配,大多数业务员,专业能力不够,自己是匹配不了的,都是交给产品经理或者团队经理,来匹配产品,商务谈判。

也许你可能会有疑问,怎么一会换那么多人来接待,打电话的是一个人,领着打征信的是另一个人,具体谈判的又换了一个人,原因在于:

一般来说,谈单手都是心理学高手,知道什么时候该打压客户,什么时候该吹嘘客户,很多时候总能把客户忽悠瘸,稀里糊涂的签下了高达10%以上服务费的居间合同。


二、常见的各种奇葩收费

1.交大额定金。

一些中介,在办理前,会让客户交很高的费用(定金),说是诚意金,保证金,材料费等。此种套路有两种可能:第一,中介以赚取客户定金为目标;第二,中介想要赚取定金外更多利益,先用小费用把客户拴住。

有的中介怕客户在办理的过程中后知后觉,或者被其他中介翘单,再或者就是没能给客户办下来等。

然后把办理失败的原因推给客户,比如,说客户自身的原因,综合评分不足,审核电话没接好等各种各样的原因。

有些客户担心报J或起S会影响自己之后的贷款申请,无奈就这样白白损失了前期交的定金,几千到几万不等。


2.砍头息

砍头息就是,在放款后,不管以什么理由,先扣掉一部分钱;比如,放款10万,扣掉2万,到手8万,不过签的合同,还款本金都是10万。

常用的说辞是加利息,比如月息3厘,中介会告知客户5厘。

常见的话术:“因为你的负债比较高或者逾期多,其中的2厘月息,银行需要提前扣除,不然贷款批不下来。”

比如,贷款放款30万,每个月多收2厘的利息,三年多收的费用就是:30万*0.2%*36个月=21600元。

如果贷款不是三年期,是五年期呢,那么30万就会多收36000元。36000元,对于很多上班族,就是好几个月的收入了。


请注意:

银行批款后还会有不少坑,比如等额本息还款法如想提前还款,需要支付违约金为剩余本金的3%。

若客户因此表现出犹疑,业务员则会立即告知,最后能为客户申请减免这笔费用。(不可信,这都是为了当时能成交,随便说的。


3.发票费

有些中介会跟客户说,因为你的征信不太好,负债高,查询多,逾期多,贷款放款后,银行方面会让你提供消费发票。

增值税发票税率通常为0%到17%不等,那中介在中间可操作空间就很大,收3%,7%,10%的都可以,看当时双方怎么谈了。

一些客户会向中介说,如果将来需要提供发票,他自己提供。

在银行签好贷款合同后,有些贷款中介的业务员会以银行经理的身份添加客户微信,索要发票,这时如果客户不能拿出,自然会选择求助中介。

即使客户能够提供发票,贷款中介也会安排业务员再次以银行经理的身份致电客户(通常为座机电话),电话中告诉客户发票审核未通过,需要补交,否则3日后需提前归还本金。

很多客户因短期内无法归还本金,因此不得不再次求助贷款中介。


4.担保费

给上面的话术类似:

“由于您的征信不太好,负债高、查询多、逾期多等,本身不符合银行的申请条件,但可以加担保,就符合银行的申请条件了。”

加担保,可以客户自己找担保人,也可以由中介公司想法给客户做担保,但需要收取一定的担保费。

担保人不好找,客户往往都会选择第二种,由中介提供担保。

担保费如何计算?

以贷款期限36个月为例,每个月收取0.2%,共计7.2%,如果客户犹豫,在双方搞价还价的过程中,为了做业务,担保费用会降低一点。


5.贷后管理费

一般在贷款审批通过后,中介人员会告诉客户,这笔贷款,需要做贷后管理,贷款资金不能随便用。

他们可以通过刷商户的POS机,提供装修公司或者大型品消费品(汽车等)的消费凭证,来满足银行的贷后管理要求。

大多数客户都会以为不会有费用,或者在之前谈好的服务费里面,只要客户将贷款转到中介公司储蓄卡内,中介人员就会和客户谈贷后管理费的收取。


6.打点费用

那个款已经批下来了,但是现在又有一点小小的意外。

某某中间有那么一个领导,不方便跟你说具体是哪个领导。反正就他那儿需要签个字,但是呢,他总是找各种理由在推脱,说白了,还是得打点一下,也不用多,咱给他送上五六千块钱就行。

事实可能是,贷款已经审批通过,嫌自己挣点少,客户又着急,随便找个理由多收点费用而已。

类似的,还有活动费啊,提前放款费呀,加急费啊,通道费呀,担保费等。

各种你想不到的费用,看你着急用钱,被拿捏以后,就会额外多了很多费用。


三、各种无下限的操作

贷款中介行业的门槛很低,从业人员素质有高有低,再加上浮躁的社会风气,一些中介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套路下十多个的服务费。

尤其针对一些软硬不吃的客户,不良中介可谓套路频出,让人防不胜防。

1.AB贷

客户A资质不符合要求,办不了贷款,贷款中介让他去找一个朋友b,要求征信好,最好有房有车,或者有社保公积金,反正资质好一些的,让B来辅助下,贷款就能办下来了。

等A把B带过来之后,忽悠B,你只是监督还款,配合签个字就行了。

很多B,就这样,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骗了,纵然B知道自己才是真正的借款人,也会被中介和A忽悠的同意了,让A和B签个借款合同由A还款。

B只要到场,基本很难拒绝,结果就是A把钱拿走了,B独自承担高额贷款。

这就是臭名昭著的AB贷。


2.给你各种乱点。

本来客户的资质还可以,但是因为中介不够专业(也有些,是为了高收费,故意点明显通不过的贷款,把征信弄花,是打压客户的常用方式),上来就是各种线上产品,各种平台疯狂的给你乱试,乱点。

过就过,不过就拉倒;能搞到钱收你中介费,搞不到钱他们也没啥损失。

不过你的征信被搞花了,最后还得你自己承担后果,可悲的是,有些客户还蒙在鼓里,觉得对方好厉害呀。

申请贷款这么容易,很快就给我搞下来了。

等反应过来,就追悔莫及啊。


3.以降低利率为由,额外收费。

现在银行业(本质上给公司没啥区别,别的公司卖货,卖服务,银行是卖钱)也很卷,为了营销客户,争取市场份额,几乎每个月,会跟客户经理,发数量不等的优惠卷。

贷款中介往往和银行经理关系都很熟,针对服务费收取少的客户,中介会联系银行经理给客户按照最高的月利率申请。

待贷款审批通过后,中介会告知客户可以帮忙降低利率,但需要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于打点银行人员。

比如,某贷款产品系统出的月息是8厘5,中介承诺客户可降至5厘5;以50万贷款额度计算,每个月就可以少付1500元,一年总计18000元,3年即54000元。

而这个时候,中介收取客户服务费万把块钱,大多数客户都是可以接受的;即使客户不愿意出费用,不降息,那就只能按照8厘多来还款了,客户经理也乐意,他的绩效高了嘛。


4.“挂羊头卖狗肉”

有些贷款中介会和客户约定,申请年化3%左右的先息后本产品。

但在贷款审批通过后,很多客户是看不明白利息,还款方式等,光听中介讲,就稀里糊签了合同,操作了提款。

待过一段时间,或者待第一次还款时,发现给前期中介说的不一致,再去看合同,看还款计划表。

发现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,不是先息后本,利息也不是3厘,而是3厘的好几倍。

当客户后知后觉地去质问中介公司时,中介会把原因推给银行,告诉客户因银行政策变更或客户自身原因,他们在此之前也并不之情。

此时客户会面临骑虎难下的窘境,一方面贷款已经用掉了,也没有钱去提前结清;另一方面即使想法设法找钱给提前结清了,也要出不少的违约金。

客户本身又急着用钱,只能哑巴吃黄连。


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让更多的人,了解市面上这些常见的套路,能够合理”避坑“,筛选出靠谱中介,以最低成本解决自己的资金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