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行业资讯 哪一件事让你意识到打工没出路?
哪一件事让你意识到打工没出路?
2025-08-25 12:24:25 110

当你真正搞懂社会运行的真相,你就会清楚打工是没有前途的。

很多人没有意识到,你的贫穷可能是被设计好的,你能赚多少钱,你会从事哪些消费活动,背后都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操控着你的人生,不信,今天我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带你了解世界运行的真相。

假设你流落到一个未知的海岛,为了生存,你准备去抓鱼充饥,结果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跑过来告诉你,这片海域被他给承包了,你不能随便抓鱼,如果你想吃鱼,也可以,给他打工,抓鱼的任务交给你,你每天上交捕获的海鱼,他会分配一部分给你。

一开始你每天抓10条,他给你分一条。

后来你每天抓20条,甚至抓30条,结果他还是只给你分一条。

你每天累得要死,早上8点出海捕鱼,晚上9点才能乘风返航,工作13个小时,才能换到一条充饥的食物。

你对这样的生活十分不满,但也不敢轻易的离开海岛,因为你每天的食物获取量仅够你当天生存,一旦离开海岛,过不了几天你就会饿死,所以你只能无休止的给别人打工,一辈子被困在那个孤独的海岛。

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,你工作的地方就是那个海岛,那个承包海域的人就是你的老板,你每个月发的工资就是那条海鱼,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。

当年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大流行的时候,资本家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,那就是每当他们发的工资超出了当地的基本生活线时,底下的工人就会失去工作的动力,因为他们随便努努力就不至于饿死,既然如此,那为什么还要那么拼命?

所以部分工人开始摸鱼,甚至有些人开始停止劳动,当这样的情况广泛出现的时候,富人们就开始焦虑了,因为他们财富累积的速度会开始放缓,长此以往,富人就会被富人的圈子给淘汰出去。

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,他们想了一个办法,那就是——用饥饿来促使人们劳动。

为了方便大家理解,我说一个案例,渔民和鱼鹰的故事,在西方国家,有渔民通过长期观察后发现,如果他把鱼鹰喂得太饱,那鱼鹰就会拒绝抓鱼,只有用绳子把鱼鹰的脖子给勒住,让它始终保持饥饿的感觉,鱼鹰才会拼尽全力的钻进水里抓鱼。

那同样的道理,想要让打工人拼命干活,最好的方法就是长期让打工人处于生存的温饱线附近,努力能够吃饱,不努力就会饿肚子,只有处于这样的临界点时,才能最大的发挥他们的劳动价值。

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板不愿意给员工涨工资的一个重要原因,因为当一个员工工资很高,衣食无忧的时候,他的工作动力肯定没有一开始那么强,摸鱼和混日子的情况会频繁发生,影响公司的效益。

更重要的是,当员工工资很高,远超基本生活开支,他每个月就会有财富的累积,比如说月薪6000,开支3000,那每个月就能存下3000块钱,过个几年,员工就有了自己单干的资本,到时候不仅是员工流失,还有可能增加一个竞争对手。

所以对于站在资本家的角度来看,理论上最佳的运行模式就是员工生活开支是3000块钱,那工资就发3000块钱,这样对他们是最合理的。

站在一个社会的角度来看,最大可能的激发底层人的消费潜力,让他们花钱,然后让他们一直感受到饥饿感,这样整个社会才不至于躺平,才能源源不断的获得发展的动力。

总之,我们除开个人得失来看,这套运行模式,对资本集团和社会发展,都是有利的。

这就是著名的“老鼠赛道陷阱”,西方国家的普通人就像跑步发电机上的老鼠一样,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劳动而没有时间思考,更没有时间去更换赛道,只能用重复性的劳动去挤满自己的时间,从而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。

为什么会有996、007这种东西?不仅是西方资本家为了最大化获取利润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这也是他们阻止大家思考的一种方式,一旦一个人太闲了,就会人心思变,产生其他想法,既然如此,那就让你晚上10点下班,回家之后洗漱完直接到了12点,第二天早上7点继续起床上班,如此循环,根本就没有时间思考,这样他们的系统就能稳定运行。

这就是老鼠赛道对普通人的一大限制。

看完这个,我们再来看第二大陷阱。

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大流行,人们发现,用饥饿来促使人们劳动,这样的方法虽然可行,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会出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,那就是财富会快速的向部分人聚集,导致西方国家3%的人控制了90%的财富,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,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大爆发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1995年,美国资本集团在旧金山举行的一个汇集了全球500名政治经济精英的会议,参会者有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、美国总统老布什、CNN和惠普的创始人等等,他们提问,如何才能解决底层人对现状的不满?

著名的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趁机提出了一个全球闻名的理论—— “奶头乐理论”。

大概意思就是: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,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将不必也无法积极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,为了安慰这些“被遗弃”的人,避免阶级冲突,方法之一就是制造“奶头”、喂之以“奶头”——使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(比如网络、电视和游戏)填满人们的生活、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,令其沉浸在“快乐”中不知不觉的丧失思考能力、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。

为什么美国会有1美元炸鸡、2美元汉堡,还有大量免费的食物领取?答案是两个字——稳定。

为什么美国电影娱乐产业高度发达?为什么短视频会频繁的给美国人推送他们喜欢看的东西?为什么美国的游戏产业会成为一个千亿级别的市场?因为这些娱乐活动会大量消耗人们的注意力,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消除人们的斗志,保持系统的稳定。

我知道有人会提出质疑,按你说的,大家吃喝不愁,娱乐活动也很丰富了,那不就意味着你前面提的饥饿刺激法失效了?如果你能想到这个问题,那说明你很聪明,这的确是西方国家面临的一个新的困境。

当生产力大暴涨,人们不用怎么努力就能生存的时候,必然会导致大量的人躺平,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一些北欧国家,由于工作积极性不强,整个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了非常缓慢的地步。

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?答案是用消费主义去刺激人们不断地花钱,你有500美元的时候,就让你去买耐克的鞋子,你有2000美元的时候,就让你去买苹果手机,你有20000美元的时候,就让你去买高档游戏机,你有20万美元的时候,豪车就在向你招手,当你有50万,甚至更多钱的时候,结婚生子,买房子就成了你的人生选项。

通过全方位消费刺激的方法,不断地提高底层人的生存底线,30年前,美国人一个月500美元就能生存,现在月薪3000也过得非常辛苦,这就是典型的生存底线提高,导致饥饿刺激大法持续生效的典型案例。

最后说一下第三大陷阱——阶层流动幻想。

只是解决温饱和娱乐还不够,还需要让美国的底层人认为,他们通过努力可以实现阶级跃升,这样系统才能稳定运行。


那怎么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?

主要有三种方式:

第一种方式,将某些富豪包装成草根逆袭的故事。

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比尔盖茨,全世界都知道他是哈佛辍学,似乎是贫民出生,但实际上,比尔盖茨的外公是国家银行行长,他的妈妈和IBM的执行总裁一起共事,这是妥妥的富二代出来体验生活。

第二种方式,故意推出一些草根出身的人,让他们身居高位。

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国副总统万斯,人们都说他是“底层白人逆袭”,是无数美国人的榜样,但实际上呢?万斯背后站着硅谷著名投资人彼得·蒂尔,他花了1500万美元政治资金让万斯跻身政坛高层,从而实现自己的某些目标,但普通人只知道万斯靠个人努力实现了人生逆袭的故事。

第三种方式,用表面的合理掩盖一些真相。

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美联储主席的选举,表面看美联储的主席是由总统任命,经国会批准,需要走民主司法流程的,是合理且公平的,但实际上,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是由美国的7大家族推出的。

也就是说表面看他们确实没有直接指定谁当美联储主席,但只要候选的都是他们的人,哪是谁当选,又有什么关系呢?

只不过美国的民众不知道这些真相,他们很迷信自己选票的重要性,坚持认为包括总统在内,全都是他们一票一票投上去的,可事实真的如此吗?

通过这三大陷阱,西方国家维持了系统的基本稳定,也把大多数普通人牢牢的按在了贫穷的位置,这就是西方社会运行的真相。

看到这里,我知道有人会问,那如何才能走出这样的困境呢?

我个人给你三条建议:

第一, 适当的戒断网络,尤其是少刷短视频,强迫自己每天深入阅读一些纸质书籍,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。

第二,打破舒适圈,如果你在一个圈子待久了,你就会安于现状,从而不愿意再去改变自己固有的生活,想要打破这种局面,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换圈子,换环境。

第三,拒绝消费主义,快速存下第一桶金,只有当你不必再为每天打工赚一条鱼而奔波时,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,只要你能把自己从老鼠赛道中解放出来,不管你做什么领域,只要坚持10年以上,你的人生一定会焕然一新。

总而言之,他人的思维启迪只是一个引子,真正的改变需要的是强大的行动力,希望大家都能摆脱那些陷阱,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。